
數字化手術室對建筑與裝飾設計的特殊要求
發布時間:2023-10-20 瀏覽次數: 3630
數字化手術室,以計算機、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樓宇等信息技術為基礎,建立滿足手術相關活動信息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及應用的全維度、全過程、全數字化手術的支撐環境。關于建筑和裝飾設計,與其他手術室有何不同?
數字化手術室的建筑環境應滿足開展各類醫療手術類型的要求,按照GB 50333要求進行設計,應確保潔凈手術室的氣密性。
數字化手術室房間內應預留好攝像設備的安裝位置、信號線、電源及操作空間。數字化手術室建設時應選擇好數字化顯示屏的安裝位置,安裝部位滿足顯示屏的荷載要求,預留電源插座、信號線及操作空間。 數字化手術室內部的顯示單元、數字化控制臺選擇的安裝位置,顯示屏幕中心高度應符合人體工程學,宜在墻板開孔,嵌入安裝。數字化手術室內部的各種數字化設備的安裝位置不應在送風口或回風口的下方。
標準數字化手術室建筑環境應符合下列規定:
a)數字化手術室的建筑環境應滿足開展各類醫療手術類型的要求,按照GB50333要求進行設計,應確保潔凈手術室的氣密性;
b) 數字化手術室房間內應預留好攝像設備的安裝位置、信號線、電源及操作空間;
c) 數字化手術室建設時應選擇好數字化顯示屏的安裝位置,安裝部位滿足顯示屏的荷載要求,預留電源插座、信號線及操作空間;
d) 數字化手術室內部的顯示單元、數字化控制臺選擇的安裝位置,顯示屏幕中心高度應符合人體工程學,宜在墻板開孔,嵌入安裝;
e) 數字化手術室內部的各種數字化設備的安裝位置不應在送風口的下方。
f) 標準數字化手術室裝飾裝修應符合GB 50333的要求。
復合手術室又稱雜交手術室,是一個配備了先進醫療成像設備,可以同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和常規血管外科、心臟外科、神經外科、骨科等手術 的潔凈手術室,包括DSA、CT 掃描儀或 MRI掃描儀的單一復合、多復合類型等。在復合手術室中可采用介人技術聯合外科技術手段治療復雜的疾病,以達到減少創傷、縮短或避免體外循環、提高整體療效的日的。由于患者無須在影像檢查室和手術室之間多次轉移,從而避免了患者在轉運過程中可能帶來的缺氧、感染和生命體征不穩定等風險,具有創傷、痛苦最小化,療效最大化的特點,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代表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 。
數字化手術室整合計算機、網絡、通訊、自動控制、圖像信號處理、多媒體及綜合布線等技術與手術過程有關的各個系統,集中控制手術室內的主要設備,實時記錄設備的運行數據和手術過程,并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實時傳輸所需的各種臨床資料及手術過程,并能實時獲得患者的醫療信息,使手術室不再成為“信息孤島”,為手術醫生提供了更加高效便利、舒適先進的醫療環境,提高了手術效率和安全率。
同標準數字化手術室,并應滿足如下規定:
a) 控制室應方便進出手術室,方便觀察手術過程;
b)設備間應方便設備拆安及檢修;
c)設備間應設置常年環境制冷;
d) 備間空間條件應滿足所選設備供應商提交條件。
數字化復合手術室空間設計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數字化復合手術室的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根據設備重量及術中設備活動范圍設計相應的結構荷載;
b)應根據設備安裝路徑設計通道結構荷載。
數字化復合手術室設備運輸安裝,應符合表的要求。
手術室面積宜在45m2以上,長寬最佳比例為1:1,有條件時可配備設備存放間。 為保證手術機器人系統各組成部分能夠在日常手術期間流暢工作,可根據床頭位以及醫生站位來確定麻醉吊塔、外科吊塔、手術無影燈、吊臂顯示器、遠程轉播顯示器、全景攝像機等的安裝位置,手術室的高度應≥3 m。結構荷載應滿足潔凈手術室的要求。
手術室房間長寬均應大于6m,面積≥36m2,裝飾后凈高不低于3.5m,梁板底與吊頂完成面預留600 mm的管道施工空間。 控制間觀察窗為含鉛玻璃窗,手術室術中放療控制間的防護門下方應做好空隙處的防護處理,防護應按照國家醫用電子加速器衛生防護標準等的規定設計。
多聯復合手術室設備組合類型可為多聯復合—CT(DSA+CT)、多聯復合—MR(DSA+MR)、多聯復合—CT-MR(DSA+CT+MR)。多聯復合一MR、多聯復合-CT-MR等術中多聯復合手術室的周邊環境應滿足MR核磁共振設備的安裝要求,應考慮與干擾源(電梯、車道等)的距離等。
文章來源于:潔凈園
部分內容選自《數字化手術室建設標準》